刀口舔血,又一场巨头的生死游戏
2022-05-26 

天天早上八点,李峰都市准时现身中国西部的一个通航机场,岂论烈日艳阳,照样狂风骤雨。“基本上没有休息日”。

李峰大学学习航行器设计,有十多年军用及民用飞机研发履历,现在是一家大型无人机公司的副总裁。2018年底最先,他就和团队前往西部的四川陕西等省,为无人机物流在通航机场的适航做准备。

投身物流以来,他泰半的时间都待在通航机场,跟腾飞重量近4吨的飞机打交道。尤其在广袤的中国西部,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山路崎岖,沟壑纵横,高速公路网络并不蓬勃,无人机物流被寄予厚望。

随着电商下沉和农产物上行,为了买通物流的毛细血管,一场“扩军备战”正在升级加码。除了多年扩张的“地面军队”,巨头的野心正在悄然转向“空天军队”,尤其是部署无人机这种“特种军队”。

亿邦动力观察发现,无人机已经进入核酸检测样本、血浆、药品、松茸、海鲜等品类的物流运输,试运营和常态化航行正在多点着花。随着细分市场的探索,无人机物流必将迎来鏖战,刺刀早晚要见红。

01

巨头的进击与支线物流无人机元年

2017年10月30日,陕西渭南蒲城内府机场,顺丰系货运无人机AT200首次公然航行。

在蒲城机场,一块远离人群的平地上,AT200受智能操控,很快启动、滑翔、冲刺,然后进入云海之中,只能闻声回响的声音。AT200的原型为新西兰“空中力士”P750,经由无人化刷新以后,性能相当稳固。

首飞当天,顺丰董事长王卫泛起在现场,标志性的大背头,再加上黄色裤子和浅色上衣,显自满气风发。这些年,大批无人机公司相继确立,应用场景从航拍向物流等拓展,王卫显然嗅到了苗头。

顺丰AT200首飞,在无人机圈子里炸开了锅。往后,大量无人机企业都进入这个领域,甚至一些以植保为主的无人机公司,也踏足物流。

拓攻机械人首创人兼CEO张羽,本科结业于南京大学电子工程系,后赴美留学,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和伊利诺伊大学的硕士学位。再厥后,他在软银赛富做了5年投资人。

2015年,张羽介入开办了拓攻机械人。他以为,物流是中国最大的行业之一,若是有更好的工具,就会有更好的物流产物,也就可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用度16.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6%,约为蓬勃国家的两倍。

2019年头,拓攻的支线物流无人机星辰650完成首飞,有用载荷0.25 吨。支线物流无人机,航程不跨越1000公里,载货量1-5吨,现在是中国航空物流的短板。支线物流无人机也算航空物流运输中的“大飞机”,除了拓攻的星辰650,现在市面上还包罗顺丰的飞鸿98和AT200,京东的京鸿等。

去年,拓攻星辰650已航行几百个架次,在内蒙、陕西等地做商业化试运营。“可以一定的是,比通航飞隐秘廉价一半以上。”张羽告诉亿邦动力,无人机物流为拓攻三大营业线之一。

一个月前,拓攻刚完成B 轮1亿元融资。与此同时,拓攻还与顺丰旗下丰鸟航空杀青互助,配合拓展支线物流。根据互助协议,拓攻将为对方提供20架大型货运无人机,订单金额跨越1亿元人民币。

已往几年,顺丰在无人机物流方面的疆土也越来越大,主要有支线无人机和末尾配送无人机。末尾配送无人机也叫“小飞机”,主要是多旋翼和垂直起降的无人机,载荷多在5-10公斤之间。

现在,顺丰系的支线无人机包罗AT200、拓攻星辰650,以及最大载重1.5吨的飞鸿-98;而末尾配送无人机,包罗方舟、妖怪鱼等。

1月25日,丰鸟科技取得支线物流无人机试运行允许和谋划允许,成为中国首家可在特定场景下开展吨级载重、长航时支线物流无人机商业试运行的企业。不少考察家据此以为,2022年是中国支线物流无人机商业运行元年。

与支线物流的相对“慢节奏”相比,末尾物流配送的希望相对较快。末尾物流由于直接接触消费者,能够积累数据,并确立用户服务的入口,通常也是电商争取与火拼的要害。

2017年,美团就启动无人机配送服务探索,号称要打造3公里、15分钟的尺度配送服务。据最新报道,美团已在深圳8个社区和1个商圈落地无人机配送,完成近3.5万订单的配送。

另外,去年炎天,美团还在上海金山落地中国首个低空物流运营中央。美团无人机营业认真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先在咖啡店、生鲜店等场景应用,使配送时效平均提高一倍。

在一众巨头的竞争之中,无人机物流似乎越来越热络,可供选择的运力也最先多元化。除了平台和大厂,一些零售企业和无人机企业也在探索之中。

2018年6月8日,广州,亿航智能在永辉旗下超级物种漫广场店试点。据媒体报道,用户搜索超级物种漫广场店,小程序下单,15分钟内保证必达。

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告诉亿邦动力,现在能进入无人机物流领域的,首先是平台和物流企业,如顺丰、京东、美团、中通、菜鸟等,其次是无人机运输服务企业。随着这些企业的进入,无人物流的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大,更大的市场规模,才会有更低的成本。

02

核酸样本、血液、松茸、海鲜......

无人机物流的想象空间另有多大?

新昌,浙江绍兴的一个县,离杭州约莫110公里,也是中国轴承之乡。新昌也是典型的山区县,当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

2020年头,新冠疫情暴发,中国各地核酸检测需求暴增。2月,一台认真医疗配送的无人机,落户浙江新昌县人民医院。在新昌,无人机配送可以快速将核酸检测样本送到实验室。

为新昌县人民医院提供无人机的叫迅蚁,2015年在杭州确立,首创团队多人结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疫情发作前两个多月,2019年10月,这家公司获得全球首张都会物流运行允许“牌照”。现在,它主要的营业为to B和to G项目,运送应急物资、药品和通例电商中小件。

一最先,迅蚁的商业化偏向多样,主要做各种即时配送,好比给星巴克和肯德基等送餐,给中国邮政做末尾配送,用无人机把报刊送到偏远的山村,另有一些医疗抢救。而现在,迅蚁主要的应用在医疗场景。

新昌的配送,让迅蚁意识到无人机配送在医疗领域的潜在市场。往后,这家公司深扎下去,陆续拓展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医共体的互助。

疫情时代,人们就可以在社区门诊做核酸检测,由无人机运送检测样本,能够缩短运输时间,利便尽快做出下一步的判断。

这样的利益是,一部门人留在下层医疗机构,就能完成核酸检测,而不用跑到大医院。无人机物流可以7*24小时服务,一天最多时可以运送2000多支核酸样本。据相关认真人先容,迅蚁的营业已笼罩到浙江、江苏、陕西、广东等地。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对照多的营业有医疗机构的通例送检和血液的运输。随着订单增添,迅蚁加倍坚定了在医疗场景方面的信心。

除了医疗场景,迅蚁还在浙江湖州和四川达州,探索用无人机送餐。现在,迅蚁在这两个都会各设了4个站点,每个站点辐射半径10公里。好比在湖州,无人机送餐服务主要面向学校,一天有30单左右。

该公司相关认真人称,迅蚁的商业化还处在对照小的规模,但公司整体是盈利的。现在,迅蚁承接的订单,多数是来自医院、学校和血液中央等。

现在,除了迅蚁,另有更多公司正在探索无人机在特定场景的应用,试运营和常态化航行正在多点着花

好比,据《四川农村日报》报道,顺丰在四川雅江县投入百余台运输松茸,时效提升4倍,市场价钱提升10%。

去年炎天,在浙江舟山,一架无人机如白色大鸟,装上梭子蟹、大黄鱼等舟山海鲜,1小时就能从舟山飞到上海。这些海鲜,2小时就可以送到上海人的餐桌。这次试飞背后的无人机公司叫峰飞航空,已在云南、西藏试飞乐成。

据媒体报道,若是根据一趟20公斤的载重盘算,运输成本将在60-80元之间。若是接纳另一款无人机V400信天翁,单次载重可达100公斤,航行成本也将更低。

若是用车辆运输,一次可以运送更多成本更低,但若是交通未便利,可能会延迟一个小时,或甚至延迟一天。“这一天的时间,或者几个小时的价值,在医疗领域有多珍贵不言自明,很可能起到的就是救命的作用。”峰飞航空高级副总裁谢嘉告诉亿邦动力,“这不是几百上千块钱的运费可以权衡和对照。”

新手艺生长需要历程,不能能一下子周全铺开和笼罩。只要有好的场景,逐步的使用,发生真正价值,响应的应用就会自然生长起来。“电动车也一定首先是看法验证,然后是小规模试点、小规模树模,再到大规模商用。”谢嘉说,“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时间。”

03

暂停、转型和停业之后,

无人物流沦为巨头游戏?

2018年11月,广东珠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四处可以看到物流无人机的身影,环肥燕瘦,鳞次栉比,占尽C位。

多旋翼、垂直起降牢靠翼、无人直升机、有人机刷新的无人机、大载重的预研模子......此外,动力系统也很完好,电动、油动、油电夹杂、氢能源......环肥燕瘦,鳞次栉比,占尽C位。

但往后经年,不少无人机企业最先越来越“低调”。克日,亿邦动力联系到多家之前对物流“热情高涨”的企业,但被见告,只管物流依然是可能的选项,但现在公司重点并不在物流。

从高光时刻到跌落神坛,无人机行业履历了猛烈的暂停、转型和停业之路。

一家东北的油动大型无人机企业,该公司副总司理告诉亿邦动力,此前确实跟某头部电商企业有过互助,也已交付了好几架无人机,每台无人机加配套装备价值百万元。但在详细互助时,50公斤载荷的油动无人机,往返40公里起降,对方要求将成本控制在200元以下。

“对于我们的大机械来说,这太难了。”该副总司理说,互助停留,他们只得另寻出路。

某行业头部级企业与一家无人机巨头,曾称将团结开发物流无人机。几年前,一家日本科技公司跟深圳的两家企业杀青无人机物流互助意向。亿邦动力联系上述两家企业,均示意项目并未开展,互助暂无希望。

物流是个高度内卷的行业,多家物流上市公司营收动辄数十亿,但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净利水平普遍较低。最近两年,电商快递价钱战不停, 快递单价甚至击穿1元。

亿航智能首席战略官徐华翔说,物盛行业也是一个单件利润异常薄的行业,需要在一定的规模下发生。若是没有大型的体量来支持,很难撑下去。

多位行业人士都认可,无人机物流现在还没有乐成先例。除了一些对时效要求极高的场景,无人机物流还很难在边际上替换有人物流。

徐华翔说,无人机公司不适合去做直接介入者,跟物流企业抢客户,或去真正运营物流,而应该做一个赋能者,为物流和平台企业提供装备,提供解决方案,辅助他们降低成本。

徐华翔以为,无人机行业的两大壁垒,一是手艺,二是规模。就手艺而言,谁能掌握低空物流的痛点,好比长距离运输、载重量问题和起降问题等,谁就能够制胜。至于规模,他以为谁拥有规模,谁就能够碾压对手。

若是各家快递公司都有了无人机手艺,这个行业的远景就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吸引人。思量到物流快递公司眼下的状态,尤其是低利润和受制于平台,生怕很难有人腾脱手去探索无人机手艺。

反而有一种可能是,平台企业手握订单,又有资源实力,也有动力推动无人机物流。2015年,毛一年从美国高通告退,回国做无人机创业。2018年月,毛一年带着团队加入清华同砚王兴开办的美团,现在是美团副总裁、无人机营业认真人。

去年,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毛一年说,未来5-10年,无人机配送可以规模化。若是这真是潜在的趋势,平台之间的竞争也将在未来5-10年加剧。到那时,现在集结起来的“空天军队”,必将迎来鏖战,刺刀早晚要见红。

新华期货,为每一笔交易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