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难重重。
10月11日,据外媒报道,印度金融犯罪机构以涉嫌洗钱为名,逮捕了1名智能手机制造商vivo的员工,其将面临三天的拘留期。
据悉,vivo此次被查是2022年相关案件的延续。报道还称,印度政府部门早在2022年4月就曾对vivo启动了关于“所有权架构和财政讲述方面是否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考察。
而10月6日,印度警方正式指控小米、vivo涉嫌辅助一家新闻网站NewsClick非法转移资金。
这是中资手机企业近些年来在印度遭遇的缩影:税务考察、罚款、资产冻结,印度羁系压力下重重责难。
突入印度近十年的国产手机厂商们,近年来越发举步维艰。
但金额伟大的罚款、层层加码的审查,甚至牢狱之灾,依然挡不住国产手机征伐印度的心。
01 一再“踩坑”印度
去年7月,印度执法局以涉嫌洗钱考察为由,突击搜查了vivo及其关联企业48处谋划地址,指控vivo印度公司为逃避纳税,将约一半的内陆营业额(6247.5亿卢比)汇往中国等境外之地。
vivo方面示意,其印度公司相关的119个银行账户已被冻结,总额达46.5亿卢比,折合人民币3.86亿元。
一周后,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允许解冻vivo银行账户,条件是vivo要向银行提供95亿印度卢比(约合1.19亿美元)担保。
而解冻决议出台一个月后,印度税务情报局再次盯上vivo,指控后者涉嫌偷逃税款约19亿元。
无独占偶,vivo有个“一丘之貉”叫小米,另一国产手机厂商。
2022年1月,印度税务部门称小米逃税,追缴5.6亿元税款;同年4月,小米再被印度政府冻结约48亿元资金。
一年后的6月,印度执法局再向小米印度及三家银行发通知,称小米印度违规向外洋汇款等,涉嫌违反《外汇治理法》。
今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小米团体总裁卢伟冰称,48亿元资金仅仅是被印度政府冻结,并非没收,公司“仍然在通过执法途径解决”。不外市场普遍以为,该通知的公布意味着上述扣押资金将被正式没收。
这对于小米而言并非小数目。财报显示,2022年小米调整后净利润85.18亿元,该笔扣押金额约占小米去年度净利润的56%。
相似的戏码还在OPPO、华为、中兴,甚至苹果代工厂富士康、伟创力等国产手机厂商玩家那上演。
2021年8月,中兴通讯在印度的做事处遭到突击搜查;12月,OPPO和富士康被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加班加点查税;
2022年2月,印度税务部门对华为在印多个办公场所举行搜查;5月,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印度企业事务部已着手审查包罗中兴、vivo、小米、OPPO、华为、阿里巴巴在内500多家在印中企的账目;7月,印度税收情报局宣称,OPPO逃避关税约人民币37亿元。
“非法向境外机构汇款”、“洗钱”、“逃税”等指控,追缴税款、扣押资产、冻结银行账户等操作,中国手机厂商大多灾逃印度魔手。
今年6月,印度再发供应链治理新规,要求中国手机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政官、首席手艺官、首席运营官等要害高管职位,必须由印度籍人士担任,且这些公司的供应商必须是印度内陆企业等。
显著结果是,受此影响,原本稳居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小米,今年二季度市场份额已跌至第三。
02 难舍弃的增进诱惑
中资企业在印度的信心被直接袭击。
据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数智前线,vivo和OPPO在做一些减产设计,把印度的订单分给在印度的中资ODM和OEM厂商,或者分给印度内陆的代工厂。
也有新闻称小米正在印度大规模裁员。6月30日,据证券时报新闻,一位小米印度员工透露,现在公司员工数目已从1400人至1500人削减到约1000人,已往一周内公司就开除了约30名员工,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有更多人被裁。
此外,财报显示停止2022年底,小米资产中以印度卢比计值的银行短期存款为3.7万元人民币,远不如2021年底的10.27亿元。
只管云云,没有一个手机厂商彻底甩掉印度市场。
就小米而言,甚至要加大在印度市场的投资,将不少产能转移到印度。
5月29日,小米印度分公司公布声明称与印度厂商Optiemus Electronics Limited (OEL) 相助,将智能耳机的生产线搬迁到印度;7月26日,小米印度公司透露将加大投资力度,设计在约872-1308元的装备市场上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致力于成为“印度*和最值得信托的智能手机”;9月27日,小米与印度迪克森签署手机代工协议。
第三个十年,洽洽又站在了一道坎面前
就连一度宣布撤出印度的荣耀,也有了重归的新设计。
今年8月,荣耀招揽了realme印度前首席执行官马达夫·谢斯加盟;9月,荣耀正式回归印度,推出荣耀90智能手机。据马达夫·谢斯透露,荣耀正在与印度的三家条约制造商举行谈判,且已投入约3.5亿元在当地确立运营中央和分销网络,预计将于2024年1月-3月最先在印度生产荣耀手机。
作为主要的增进市场,国产手机厂商们不能能放弃印度,就犹如vivo所说,“印度市场的主要性和战略职位是毋庸置疑的。”
Canalys数据统计,今年二季度,印度手机市场销量前五中4家为中国手机品牌,vivo二季度在印度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更是到达640万部,实现了逆势同比增进7%的成就,市场份额高达18%。整体来看,四家中国手机品牌二季度在印度拿下了55%的市场份额。
一个主要的条件是,在全球手机出货萎靡的靠山下,印度市场是为数不多的增进点。
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5%,已延续八个季度泛起下滑,但印度市场手机市场销量到达3610万部,同比仅下降1%,且环比增进18%。
境外收入难赚,却也撑起了手机厂商的业绩显示。
据领会,2022年小米团体总收入中有49.2%都来自境外收入,其中境外收入主要来自印度和欧洲。
03 海内市场承压
事实上,来自海内大本营的压力,也倒逼着厂商们继续外洋结构。
IDC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3亿台,同比下降7.4%。
在整个618年中大促时代,在手机厂商和电商平台双重优惠津贴且力度较大的情形下,智能手机销售同比下降幅度仍然跨越了5%。现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依然处于低谷,消费者需求延续低迷。
此外,今年二季度中国市场份额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苹果同比增幅6.1%,华为强势回归同比增幅达76.1%,对比来看,vivo、荣耀和小米同比降幅跨越10%。
上半年OPPO依附17.7%的份额拿下海内*,vivo紧追厥后。图片泉源:IDC
延续低迷的大环境,迫使海内厂商们跳出中低端的恬静圈,探路高端局,遗憾的是在高端市场一直未打出若干水花。
一个显著的信号是,无论是全球照样海内手机市场,iPhone正在高端市场占有着更高的话语权,出货量和销量保持正增进。
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iPhone的营收占有智能手机市场的近一半,利润上更是占有超八成,比第二名的三星多了72个百分点。今年*季度,iPhone的平均售价也到达了988美元,同比增进了12%。
华为之后,仍没有一家国产物牌能够递补,在高端市场实现突围。小米、OPPO、vivo等国产物牌依然困在价钱战中,在中端市场以高性价比争取用户。
机海战术依旧。
2021年,“华米OV”共公布141款新机型(包罗旗下子品牌),其中小米系公布了25款,华为系公布了24款,OPPO系公布43款,vivo系公布的新机型总数最多有49款,相当于小米系和华为系两家的总和,平均算下来,险些每个月vivo都有新机型推出。
2022年前4月,vivo系发了14款,超出了去年同期的水平,然而这次机海战术有些失灵了。
Canalys公布的*季度数据显示,除苹果出货量上升17%,海内各家手机品牌厂商出货量皆泛起下滑,其中vivo出货量下滑最多,约44%。
民生证券对此情形的注释是,各手机厂商在2021年四序度发售新机较多,然则Q4和2022Q1销售不理想,导致库存积压,直到2022年第二季度,手机厂商渠道端仍存在去库存的压力。
在此意义上,vivo、小米们以熟悉的“套路”结构印度市场,不失为一个存量时代下的可行之策。
现在,印度市场正在从“低端机”向“中端机”演进,主打性价比的中国品牌容易获得迎接。
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智能机市场均价约合人民币1540元,中国市场均价约为2695元,欧洲蓬勃国家则跨越3000元。
有意思的是,手机之外,vivo正在实验第二曲线,将营业界线拓展至金融。
2022年6月,重庆隆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源从35亿元增添至50亿元。穿透工商信息会发现,与其他同注册规模的网络小贷公司由互联网公司控股差异,隆携小贷的现实控制人是vivo和OPPO,是手机厂商持股、增资至50亿规模的首家网络小贷公司。
对此,市场剖析称,对于掌握了流量和数据优势的手机厂商来说,金融是极好的变现方式。
另一方面,随同着华为公布周期恢复正常加上苹果的强势显示,留给小米、OPPO和vivo们的时机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