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1日,《毒舌状师》票房突破1亿港币,成为首部在香港区域破亿的华语影戏。
一部小成本律政题材的笑剧影戏,却能打破了香港百年影史纪录。在这部影片的热门谈论下,有观众这样剖析:“看完首映,信托是香港贺岁档内里最终会跑出的一部。不得不说,江老板选片着实有眼光。”
外行人或许会对“江老板”的名号感应生疏,可是在圈内,没听过江志强三个字,那你很难称得上是一位及格的影戏人。
出生于香港影戏世家的江志强,其父亲是那时著名的影戏刊行人江祖贻,安乐影视就是他建立的。
和许多富二代一样,而立之年的江志强,*去的地方除了赌桌就是赛马场,不仅对影戏兴趣不大,更无心接班。直到输得一塌糊涂、没人替他填窟窿的时刻,江志强才最先琢磨起了正经蹊径。
事实证实,江志强照样继续了父亲狠毒的商业眼光。
投资美国动画片初战折戟之后,江志强顶着压力,又投了一部动画片。那是1986年,这部日本动画上映仅半个月,就赢得万万票房。详细盈利若干,江志强并没有透露,只说“赚了对半”。
这部影片就是《天空之城》。之后,宫崎骏把自己的十余部影戏,一切交给了江志强来刊行。与此同时,江祖贻也逐渐把打理安乐的接力棒传给江志强。
好景不长,好莱坞等生产方的价钱逐年上涨。江志强算了一笔账:买一部外洋影片的价钱,和在香港拍两部的价钱差不多,既然云云,不如在影院放自己拍的片子。
这在那时,是一个极为勇敢的实验。简朴来说,就是一家房产中介,突然转型决议去做开发商,自己造楼自己卖。而江志强盖的*栋楼,就是来自李安的那栋“烂尾楼”。
1998年,在新疆拍摄《卧虎藏龙》的李安收到一则噩耗:出品人遭遇金融危急,已经决议撤资。
在谁人经济大萧条的年月,继续寻找金主是一件极难的事。碰钉子数次后,不抱信心的李安找到江志强,没想到双方一拍即合。江志强成了接盘侠,不光补上了李安的资金缺口,还用了一年时间,说服好莱坞提前支付了1500万美元。
这是江志强脱离赌桌之后的*次豪赌,幸亏他赢了。影片在美国市场的回响远超预期,不仅成为首部票房过亿(美元)的外语片,还帮团队一口吻拿下4座奥斯卡小金人。
类似的豪赌,江志强又履历了两次,而且还都是all in。
一次是《英雄》,一次是《捉妖记》。前者,让内地的大片迎来商业化时代;后者首创了国产的奇幻IP,而且是*钱的那种。
每次下注前,江志强都市说:若是输了,我可能会一无所有。但这三次赌局,不光让他赚到盆满钵满,还让他获得了一个外号:不会输的投资人。
几十年已往了,年近70的江志强不仅没有收手,反而忙绿于一线,保持着相当可观的更新频率。
前年,拍出了《梅艳芳》;去年,上映了《照样以为你*》;今年,又攒出了一部《毒舌状师》——一不小心还打破了港影票房。
对于江志强,我们好奇他独到的投资眼光是若何炼成的,也想知道这么多年以来,华语影视的宣发口都履历了哪些不易被察觉的转变。同样,当新媒体以革命的形式泛起后,这位年近古稀、入行40余载的老人又会若何应对。
借着新影戏的上映,我们和监制江志强、导演吴炜伦聊了聊。
新周刊:《毒舌状师》是吴炜伦的童贞作,之前《捉妖记》导演也是一位没有做过影戏的动画从业者。你似乎始终对新导演抱有偏心,仅仅是由于情怀吗?
江志强:我用过的新导演已经有几十个了,但你问我是不是由于有特殊的情结,我的谜底是没有。我险些没有自动找过导演,通常都是人人拿着剧原本找我的。我不看他们有没有拍过影戏,相比于看人,我更看剧本。
新周刊:那什么样的剧本才是好剧本?
江志强:首先,故事一定要稀奇,对白不够好?没事,可以调整,然则角色一定要描绘得生动。好的剧本,100多页,我一个小时就能看完,欠好的剧本,我一周都纷歧定能看完。我记得《毒舌状师》的剧本,花了一个半小时就看完了,那时就感受这个故事很能打。
吴炜伦(《毒舌状师》导演):确实,那时江老板经常会来《寒战2》的现场改剧本,我写了那么多年的剧本,我一听就知道他是懂的。
新周刊:对,我们也听说你是个探班狂人,在现场一发现台词或者*场景有不合适的地方,会马上向导演提出来举行修改。但有人以为,监制只需要分享履历、把控偏向就好了,不用事无巨细地加入,应该做教练员或者咨询者的⻆色,你怎么看?
江志强:那是由于《寒战2》有周润发在,他拍过许多大戏,他又是我请来的,我去最合适。人人看到老板在,总会给一些体面的对纰谬。
着实做监制,最主要的是取得人人的信托。李安之前原本设计说要去五个地方的,然则我说没钱了,李安也很坦直“那云南我就不去了”。反之,你也要信托你的导演和你是一条心的,这样才不会打骂。
吴炜伦:那看来江老板照样蛮信托我的,由于他都没怎么来现场盯过我,就算来也只是请我们吃烧鸭。
新周刊:除了烧鸭饭,尚有哪些事是你想谢谢他的?
吴炜伦:你会谢谢你的老板吗?他是事情狂来的。都不是996,而是247,星期一到星期六都要开会。我们问星期天能不能休息一下,他说:“为什么要休息?”
新周刊:70岁了,你的身体不会吃不用吗?
江志强:许多人和你反映一样,都在说这个老头怎么还在拍影戏,然则这里(指了一下自己的太阳穴)开心,就什么问题都没有。
新周刊:甚至也没有退休的计划?
江志强:什么时刻赔光了,就什么时刻收手呗。然则不知道为什么,老天还没让我亏太多,那有什么设施,只能继续拍了。
新周刊:在你眼中,香港影戏可以被划分为几个时期?关于“港片中兴”这个说法,你怎么看?对此你有什么和已往差其余感受吗?
江志强:我很难去界说什么是新港片和旧港片,很少去思索这种学术性的问题。以前的影戏参考了什么路数乐成的,我那时没有想那么多,现在也是。由于我们一直在缔造潮水,不是跟潮水。
着实我现在天天都在郁闷未来,研究人人事实喜欢哪些影戏,现在的*走到了什么水平?我们和全天下最蓬勃的影戏手艺之前有多大的差距?人人更爱拍剧了,剧的未来又会怎么样?以是要花许多时间在影院和剧本上。
新周刊:你进入影戏行业已经40年了,你若何看待自己的影戏生涯?
江志强:着实都没时间转头看的,我家里也很少放置和已往有关的器械,包罗什么奖杯啊奖牌的,都收掉了。那些奥斯卡的奖项,也只在有一年影院开业的时刻摆出来过,由于人人都没见过嘛,只是为了宣传。
这么多年来,我*记得的是,在我最辛劳的时刻,刚正好有影戏这个器械出来帮了我一把,而且我很欣慰的是,我到现在还在拍影戏。
新周刊:身为安乐影视的总裁,你会思量让它上市吗?为什么旗下只有两个艺人?
江志强:赚钱从来都不是我的目的,反而影戏是我的精神支持。我以为我对这个天下*的价值,可能就是继续拍影戏。许多时刻拍影戏的钱都是我自己的钱。做影戏的风险异常大,干嘛要让周围的同伙冒这个险,到时刻同伙都没了。
说到艺人,这个着实是万诱引力在卖力的,那是另外一家公司,我有股份。至于签艺人,我以为和做影戏没法兼得。
新周刊:但许多人都以为你是香港影戏里手气*的谁人投资人,由于你都没怎么赔过,以是才会以为赚钱没那么主要。
江志强:怎么可能没赔过?我在这一行做的*部影戏就赔了,是一部美国的动画片。厥后的《闪光少女》《海洋天堂》《赤狐书生》都赔了。以是我现在把艺术片和商业片分得很清晰。
对于商业影戏来说,我不是老板,观众是老板。然则要拍文艺片的话,我就不会追求票房。好比《送我上青云》,讲女性逆境的。这个事情很深奥,男性观众,包罗我,也纷歧定看得懂,然则很有价值。一个影戏可以体现一个演员演戏的先天,是很忧伤的。
新周刊:这几年,关于“看影戏不再是刚需”“短视频取代影戏”“影戏院会消逝”之类的看法稀奇多,你自己怎么看?你有思量过转型吗?
江志强:短视频会彻底影响影戏行业的。我现在也会刷短视频,印象中有一次连着刷了2个半小时都没有察觉,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呢?你想想,以前的年轻人拍拖,可以用这些时间来看影戏,然则现在不用了,由于刷短视频就已经很过瘾了,从这里收获的快乐基本不低于影戏,基本不用虚耗钱去看影戏。
至于对策,就是把影戏拍得更悦目吧。着实我们很难打得过那些短视频创作者的,全天下有几十亿人玩短视频,人人的故事那么多,你怎么可能斗得过他们呢?
但我不信托影戏会消逝,短视频会让我们更有斗志。你看,《毒舌状师》照样在香港破纪录了。你短视频是厉害,但我不怕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