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车祸,再次将辅助驾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克日,网络撒播一段微信谈天纪录,某车主称自己在高架桥路段行驶中开启车辆的LCC2.5辅助驾驶功效,但因车辆未实时识别前方物体提前发出预警,自己也恰好分神,导致车辆以80km/h的时速撞击前方车辆。
不久,一条相关事宜的视频监控流出。视频显示,在日间光照足够的环境下,两位职员正在高架桥左侧路段处置故障车辆,其中一名职员向车尾后方走去,疑似摆放提醒后方车辆避让的三角架。出乎意料的是,后方一辆汽车没有减速突然冲出,径直撞向该职员及故障车辆。
最新新闻显示,被撞者因伤势过重已不幸罹难。
随着事故受到更多人关注,多处新闻指出,肇事车辆为小鹏P7。
(部门谈天截图)
不久后,此事获得小鹏汽车证实。
小鹏汽车回应媒体采访时示意:“经核实,8月10日下昼,宁波一车主驾驶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职员发生碰撞,发生职员伤亡。我们为本次事故中不幸离世的罹难者感应悲痛和惋惜。现在交警部门已经立案处置,门店已*时间已前往现场协助处置。我们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举行事故观察,连续跟进后续效果,并协助客户处置后续相关事宜。”
只管车辆发生事故时是否开启了辅助驾驶功效,以及开启了何种辅助功效还需有关部门最终认定,但此次小鹏P7事宜令诸多网友惋惜,也引来不少围观。
有人出谋划策:“建议海内作废辅助开车功效,幸运心理的人太多了。”
有人质疑说辞:“真的开辅助驾驶吗?照样捏词?再说为什么那么信托辅助驾驶?”
另有人给出总结:“现阶段辅助驾驶还不行,真敢用那是真玩命。”
固然,不少网友对事故的发生感应痛心时,也有人提出疑问,LCC是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LCC在遇到前方车辆时何时会提前预警?
01、LCC是什么?
对于LCC,小鹏汽车官网注释其为车道居中辅助,并给出使用指南:
车道居中辅助(LCC)是一项恬静性的辅助驾驶功效,包罗60km/h以下的交通拥堵辅助(TJA)和60km/h以上的智能巡航辅助(ICA)。
激活车道居中辅助(LCC)后,系统可以辅助驾驶员控制偏向盘,连续将车辆居中在当前车道内。
车道居中辅助(LCC)启用时,驾驶员仍需始终保持手握偏向盘并在需要时接受偏向盘。
车道居中辅助(LCC)适用于高速公路且具有清晰车道线的干燥蹊径工况,在都会街道上切勿使用车道居中辅助(LCC)。
同时,小鹏汽车也发出忠告,使用LCC有着许多注重事项,其中包罗:
LCC 是一项辅助驾驶功效,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LCC 激活时,仍需始终保持手握偏向盘,以便可以在有潜在危险发生时,实时接受车辆。
LCC 是为了驾驶恬静性和便利性而设计,无法应对突发的危险情形。驾驶员有责任时刻保持小心,平安驾驶,并掌控车辆。切勿依赖系统来应对突发的紧要情形。务必考察前方路况并准备随时接纳纠正措施,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危险或殒命。
不能以完全依赖本系统。
凭证小鹏汽车对LCC的注释及提醒,可以得知使用LCC必须考察行驶环境以在潜在危险发生时实时接受车辆,而且不能依赖LCC应对突发紧要情形。
谈天对话显示,车主让车辆保持时速80km/h行驶,同时提到车辆在碰撞发生前没有提前预警,此前在类似情形下会自动提前预警。
车主提到的这一功效,可能为ACC(自顺应巡航)。
对于ACC,小鹏汽车示意,车主开启ACC功效后,车辆将保持设定的*巡航速率向前行驶。若是检测到前方有车辆,ACC 将凭证需要降低车速,与前车保持基于选准时间的距离,直到到达合适的巡航速率。
其中,小鹏汽车指出ACC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等干燥的直路上行驶。
问题来了,为什么此次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开启ACC后,没有实时识别前方车辆?
某业内工程师向新智驾注释道,辅助驾驶系统通常感知精度和准确度不够。另外,设计算法能力不足,自动跨线绕行对照危险,现在“最省事”的方式就是人工接受。
今年4月,湖南岳阳也发生了一起类似事故。
一位小鹏汽车车主开启小鹏汽车ACC LCC功效在国道行驶十几公里后,突遇一辆侧翻的汽车。小鹏汽车没有向车主提前预警,也没有自动减速,车主察觉异常踩刹车无效后撞上了故障车辆。
02、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现在,智能汽车搭载辅助驾驶功效似乎成为汽车行业盛行趋势,少了辅助驾驶功效,新款汽车似乎少了一项主要卖点。
辅助驾驶功效越来越多上车,部门体现在辅助驾驶渗透率的高速增进。
8月1日,国家工业和信息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示意:“2021年,我国L2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新车市场的渗透率到达23.5%,今年上半年更是提升到了30%。”
而罗兰贝格全球*合资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预计,2030年辅助驾驶功效乘用车渗透率将到达100%。
在此次事故相关微博的谈论区内,有网友留言:“既然是自动驾驶撞的人,那就应该和司机没关系,索赔找小鹏。”
关于本次小鹏P7的事故责任界定,现在尚未有定论,但这类昏暗的时刻着实让我们伤痛。
在智能汽车以及智能驾驶手艺飞速迭代的当下,我们是否能够停下来想一想:诸云云类的事故为何会发生?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以防止事故重演?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三者的区别事实是什么?
辅助驾驶
常见的辅助驾驶功效包罗自顺应巡航、前碰撞预警、自动紧要刹车、车道保持辅助、换道辅助等。
只管这些功效看似纷繁庞大,但重点在于「辅助」二字,在一定水平上分管驾驶压力,其焦点并非旨在控制汽车。
在传感器设置方面,眼下的辅助驾驶只使用了相机视觉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准确感知周围的环境,相机在遇到强光的环境上 容易泛起误检,仍需要驾驶员对车辆举行控制。
也就是说,辅助驾驶的场景下,驾驶员仍然是驾驶的主体。信托在购置配有辅助驾驶功效的车辆时,事情职员也会一再嘱咐不能掉以轻心,时刻保持专注,手握偏向盘。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原则上是不需要驾驶员介入的,但出于执法律例以及平安的需求,现阶段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座上需要有平安员(泛起意外情形,可人工接受)。
另外,在手艺方面,自动驾驶比辅助驾驶的要求更严酷。
在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前,系统里会导入相关区域的高精度舆图;在车辆上路时,车身搭载的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搜集周围信息,更准确的算法系统对路面上的静态/动态障碍物举行识别,并对其行动轨迹举行准确展望。
连系多方面的信息,自动驾驶车辆会举行智能决议,设计新的蹊径,并控制车辆的行驶轨迹——这是辅助驾驶所不具备的能力。
这时刻,车辆已经成为了驾驶的主体。
无人驾驶
总体上来说,无人驾驶的品级*,相当于把开车这件事完全交给了无人驾驶系统,驾驶座可以没有平安员,甚至可以没有偏向盘。
不外,现在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另有很漫长一段路要走。
03、责任界定的难点
事实上,近年来因“辅助驾驶”而起的交通事故频发,令人十分惋惜。而责任界定一直是难点,也是用户、企业恒久以来最体贴的问题。
也许在五六年前,一些新造车企业将「辅助驾驶」冠以「自动驾驶」之名作为卖点,试图通过宣传诱导用户去信托这套系统。
在履历过多起讼事之后,业内才将逐渐把「自动驾驶」这个词替换成了「自动辅助驾驶」,而且宣布相关的《车主使用手册》,要求车辆必须由有驾驶执照的人驾驶,而且要一直把手放在偏向盘上。
近些年,智能汽车以及智能驾驶手艺飞速迭代,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与「辅助驾驶」相关的事故也习以为常。
去年8月蔚来ES8事故致死事宜掀起了轩然大波,业内对「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宣传口径睁开猛烈讨论。
理想汽车首创人李想基于此呼吁媒体与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尺度,阻止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
他说道:“L2 、L3 什么的用户听不懂,建议统一名称:L2 = 辅助驾驶;L3 = 自动辅助驾驶;L4= 自动驾驶;L5 = 无人驾驶。一个多余的中文字也不有,阻止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在推广上阻止,在手艺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耐久有利。”
事实,老国民对于某项手艺的准确认知异常主要,尤其是这项手艺不仅关乎生命平安,甚至还能够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订,直接决议相关行业的未来走向。
政策对于智能汽车的生长确实有收紧的迹象。
去年,工信部宣布的《关于增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物准入治理的意见》中提出:
企业生产具有自动驾驶功效的汽车产物的,应当确保汽车产物具有事宜数据纪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纪录系统,知足相关功效、性能和平安性要求,用于事故重修、责任判断及缘故原由剖析等。
其中,自动驾驶数据纪录系统纪录的数据应包罗车辆及系统基本信息、车辆状态及动态信息、自动驾驶系统运行信息、行车环境信息、驾乘职员操作及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等。
这些对于交通事故的溯原和责任划分事情具有主要参考意义。
与此同时,汽车远程升级(OTA)手艺也受到了响应的羁系。
国家市场监视治理总局宣布的《关于进一步增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手艺召回羁系的通知》明确要求:
生产者接纳OTA方式对已售车辆开展手艺服务流动的,应向市场羁系总局质量生长局立案;生产者接纳OTA方式消除汽车产物缺陷、实行召回的,应制订召回设计,并向市场羁系总局质量生长局立案。
智能汽车行业已经走到了新的阶段,频发的“辅助驾驶”事故很有可能倒逼执法律例的快速完善,包罗明确责任主体、增强风险警示、规范宣传语言等。
04、结语
只管手艺在不停提高,但整个行业的生长还远远称不上是成熟。
一些昏暗的时刻虽然不会阻挡天下继续向更*的自动驾驶未来进发,但这些事故确实给了我们一个主要的时机,想想这起事故为何会发生,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以防止事故重演?
一场场事故发生后,可能是许多鲜活的生命消逝,是罹难者家庭的灾难,这值得相关企业小心与反思,若何*水平削减在手艺提高历程中带来的职员伤亡。
事实,行使手艺为人类缔造更美妙的生涯,是许多企业的配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