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18年,携程上岸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开盘价报281港元,较刊行价268港元/股涨4.85%。按此盘算,携程市值到达1778亿港元。
近几年来,回归香港二次上市已成一种趋势。2019年11月26日阿里在港股上市,当天早盘高开6.25%,报价187港元。住手港股收盘,阿里涨6.65%,报187.7港元,市值4.01万亿港元。阿里的回港二次上市打了个很好的样板。随后,网易、京东也相继回港,并都在上市当天迎来大涨。
不外,由于今年以来科技股整体暴跌,百度和B站在港股二次上市后破发,携程面向散户获得的 17.8 倍认购也没法与前者相比。看起来,这似乎并不是一个最好的上市时机。
2020年疫情“黑天鹅”重创旅游行业,因出行限制和大量商旅、休闲旅程作废,经济流动削减,全球旅行市场都在受到疫情的繁重袭击,携程及其他OTA都在这一年陷于繁重袭击的自救中。二次上市反而能为携程筹备更多资金。
携程披露的财政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携程收入稳步增进,但2020年收入大幅下滑,尤其是携程曾经作为战略重点发力的国际化营业,更是因外洋疫情大发作掉转船头转向海内市场。
不外,随着去年下半年疫情好转,全球旅行市场正在稳步苏醒。易观讲述显示,受人们出行兴趣增添、消费能力上升和消费热潮的可能反弹驱动,中国及全球旅行市场预设计分在2021年和2022年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份讲述还指出,高品质旅游产物(好比高等旅店、私人团、目的地旅游)为代表的品质休闲游是增进最快的板块,预计市场规模在2024年跨越民众休闲游。而这正是携程当下发力的重点。
疫情袭击下的旅游行业磨练重重,携程若何自救,若何调整营业战略;疫情苏醒,以及二次上市又会给携程带来哪些新的转机和改变?
遭遇疫情“黑天鹅”
时间倒回到2019年10月29日,携程迎来20岁生日。这场盛大的周年庆典被放置在携程总部所在都会上海。当天人满为患,携程的互助方、供应商以及加入媒体把会场塞的满满当当。
出人意料的,“携程四君子”(四位早期首创人)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季琦极为少见配合登台,与2016年时接过交接棒的CEO孙洁配合分享了携程20年来的创业历程。
确立之初,正是四人和10余个早期员工,挤在上海天文大厦一间100多平米的办公室里,用五年时间把携程从单纯提供信息的平台转酿成提供旅行服务的平台,扛过了“非典”的艰难时期在2003年底将携程带到美国纳斯达克,成为那时在美国上市的首家中国旅游企业,股价在上市首日大涨88.6%。
携程及产物生长历程(泉源:携程招股书)
携程以“鼠标 水泥“的商业模式在在线旅游行业中站稳脚跟,跻身前线,厥后投资同程艺龙、合并去哪儿、投资印度在线旅游平台Make My Trip Limited和旅游百事通、收购天巡,缔造了一个在线旅游帝国。
携程董事、高管股份及主要股东(泉源:携程招股书)
周年庆那天,四位首创人还划分获得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范敏拿到的是他昔时的004号工牌,季琦拿到的是携程与汉庭签署的第一份互助协议,沈南鹏的礼物是携程第一次准备上市时提交的招股书,梁建章的则是自己曾经的著作《网络社会的崛起》。
然而,那时台上四人并未意识到,一场因新冠疫情而起的旅游行业重大危急即将在几个月后悄然而至。犹如2003年“非典”来袭。
早已辞去携程CEO、退居二线专心研究起人口学的梁建章不得不再次站到台前,以主播的新身份重新泛起在民众眼前,用直播带货的方式动员因疫情影响而昏暗的生意额。
这一次,携程面临的危急可能跨越以往任何一个时刻。
疫情肆虐初期,铺天盖地的退款电话涌进携程客服。《深网》获悉,2020年2月初,携程的退改订单完成数百万体量,退改诉求总量、咨询总量相较前一年春节增幅到达405%,最岑岭值时增幅到达650%;到了3月,携程给供应商和航司的垫资已经跨越10亿量级。
这些都让携程不堪重负。效果显而易见,2020年携程生意额整体回落。
招股书显示,携程2020年的四个季度生意额较2019年的四个季度划分削减51%、72%、51%、45%。携程的那些互助同伴,包罗航司、旅店和旅游度假提供商简直认信贷亏损拨备(注:企业估量投资泛起亏损时所预留的准备资金)到达7亿,耐久投资减值9.05亿,而2019年同期划分为1.91亿和2.05亿。
腾讯《深网》注:其他营业(在线广告金融服务)2018年、2019年、2020年收入划分为18亿、25亿、19亿(数据泉源:携程招股书)
收入也大幅下滑,携程甚至在这一年由盈利转向亏损32亿。招股书显示,携程2020年整年的营业收入为183.27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削减49%,较2018年削减41%;2020年净亏损32.47亿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净利润70.11亿元人民币,2018年同期净利润11.12亿元人民币。
2019年时被携程定为主要生长偏向的国际化营业更是雪上加霜,“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企业”的目的不得不暂时停留。
在去年的一次专访上,梁建章透露曾经携程营业中国际营业占到35%-40%,海内营业占到50%左右,而疫情时期基本上只剩下海内营业。招股书显示,2020年携程来自国际化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7%,而2018年和2019年这一数字划分是10%和13%。
上一次危急时,携程曾大幅削减成本以抵御危急。这一次,携程做出同样的选择。
首先是削减营业成本,由2019年的74亿元削减45%至2020年的40亿元;营业用度中,产物研发支出由2019年的107亿元削减28%至2020年的77亿元;销售及营销支出由2019年的93亿元削减53%至2020年的44亿元;一样平常行政支出则由2019年的33亿元增添11%至2020年的36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增添的应收帐款的预期信贷亏损准备,以及垫付的订单退款。
扛过“隆冬”,营业重心转向海内
扛过“隆冬”的在线旅游行业终于在疫情苏醒中等到了希望。
在穿越疫情带来的伟大震惊事后,携程的业绩在进入第三和第四序度后苏醒迹象显著,收入、毛利等要害财政指标回到正轨。
携程2018年Q4至2020年Q4总营收及同比增幅(数据泉源:携程财报)
详细从各季度显示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携程营收为31.62亿,为2020年四个季度最低值;第三季度营收到达54.64亿元,同比下降至48%;第四序度营收为50亿元,降幅收窄至40%。
携程2018年Q4至2020年Q4净利润及同比增幅(数据泉源:携程财报)
与2020年前两个季度的净亏损相比,携程在2020年第三和第四序度均录得净利润,划分为16亿元和10亿元。
只管疫情让携程在2020年前两个季度重回亏损,但它的赚钱能力一直没有削弱。招股书显示,2020年携程的毛利率仍保持在78%,第四序度毛利率缔造延续11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到达82%(主要得益于大幅缩减营销用度等)。同时在2020年,携程净资产仍保持在千亿规模到达1015.67亿元,比2018年凌驾128.34亿元。
相对于海内市场的稳步苏醒,外洋营业苏醒相对缓慢,海内短途游和内陆游成为携程业绩苏醒的要害动力,为此携程示意将高频次的短途周边游作为团体下一阶段在产物上发力的重点。
从数据来看, 2020年第四序度,携程省内旅店GMV同比增进达20%以上,景点门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添跨越100%。此外,住手2020年年底,当地玩乐的供应商数目同比增进了25%以上。
此外,旅游产物的带货直播成为携程营业中常态化的一环。招股文件显示,2020年整年携程通过在线直播平台推出跨越60000种产物,携程直播 特卖频道实现商品生意总额跨越50亿元人民币。跨越40%的用户在携程直播平台上至少举行过两次生意。
在直播之外,携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视产物的内容化。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之前,携程宣布“旅游营销枢纽”战略,你可以把它明白为在直播基础上围绕内容所做的“大全套”。
即, 以“星球号”作为载体,把流量、内容、商品三个焦点板块群集起来,叠加旅行场景,打造一种开放的营销生态。在这里,携程想要缔造一种新的生意场景,通过内容转化和营销赋能为旅游行业找到增量收益,以及辅助企业运营好自身的私域流量。这或许也是携程在生意平台之外找寻的直播电商变现新方式。
二次上市的挑战
二次上市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很主要的意义在于募资继续扩大生长规模。凭证招股文件,携程此次召募的超83亿港元资金将主要用于三个用途:
第一,约45%的资金用于拓展携程的一站式旅行服务以及改善用户体验提供资金,通过升级内容能力增进用户基础和留存现有用户;
第二,约45%的资金用于对手艺举行投资以牢固携程在产物及服务领域的领先市园职位并提高谋划效率,并设计增添人工智能、大数据剖析、虚拟现实及云手艺的应用,同时继续吸引培育软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及其他研发人才,提升手艺架构,提高营业治理和谋划效率;
第三,约10%的资金用于一样平常公司用途,包罗运营资金需求以及潜在的战略投资和收购。
不外,与昔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相比,携程所处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很大改变。
首先是旅游行业已经竣事群雄逐鹿进入相对平稳生长阶段,携程的市占也相对稳固,在移动互联网盈利见顶的靠山下,想要复制已往的增速可能性已经不大;
其次,从营业局限来看,携程过往发力高线都会和高星旅店并占有优势,随着流量盈利退去,下沉市场成为OTA平台的必争之地,低线都会的盘据也变得猛烈起来,未来这一点在国际营业阻滞靠山下会加倍显著;
再加上疫情常态化,尤其外洋营业的耐久影响,携程增进还会耐久受到限制。正如其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财政状态、谋划业绩及现金流量取决于受疫情影响水平,而疫情未来生长状态不确定并无法展望。
眼下面临二次上市的港股市场,携程还缺少一个性感的新故事,而其接下来要面临的必将是一次全新的耐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