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高瓴操刀:一笔340亿PE收购案降生!
2021-03-26 

又一笔经典外洋并购降生。

昨晚(3月25日),飞利浦正式官宣,将其家用电器营业出售给高瓴资源,生意金额约为37亿欧元,再加上品牌授权预估净现值约为7亿欧元,计入总生意价值后合计约为4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340亿元

至此,这一笔重磅并购案终于告一段落。历时一年多,飞利浦终于如愿剥离其家电营业,高瓴也最终从一众竞争者中杀出,成为最后大赢家。在此之前,这笔生意吸引了PAI Partners、阿波罗、CVC等国际PE巨头的介入,厮杀猛烈。

这是继百丽国际、普洛斯、格力电器之后,高瓴主导的又一大手笔并购生意。2017年,高瓴以531亿港元入主百丽,操刀了一个经典并购案例;两年后,高瓴再次斥资417亿元拿下格力电器,缔造了PE介入国企混改的里程碑事宜。一次次大手笔背后,为何都是高瓴?

昨晚,又一重磅并购降生:

高瓴斥资340亿,拿下飞利浦家电

高瓴又脱手了。

3月25日晚,飞利浦宣布已签署协议,将其家用电器营业出售给着名投资公司高瓴,生意金额约为3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5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末完成。受此新闻影响,飞利浦美东时间25日开盘见涨,总市值超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00亿元)。

更多的生意细节省出。投资界领会到,在此次生意中,飞利浦将与家用电器通过独家全球品牌授权协议,允许家用电器继续使用飞利浦品牌及其旗下特定家用电器产物之品牌在全球局限内举行生产制造、品牌营销和市场销售,授权限期15年,并可视条件延伸。据悉,该品牌授权预估净现值约为7亿欧元,计入总生意价值后合计约为4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340亿元。

确立于1891年,飞利浦是荷兰的一家老牌企业,至今已有超百年历史。飞利浦以制造电灯泡起身,履历时代变迁以及一直以来的跨界结构,其在厨房、咖啡、服装照顾护士和家用照顾护士电器的头部领域占得一席之位。2020年相关营业的销售额为22亿欧元。

这是一场十分猛烈的博弈。2020年头,飞利浦最先钻营出售家电营业,最初吸引来了包罗PAI Partners、阿波罗、CVC等数家大型美国和欧洲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竞标行列中还泛起了高瓴、九阳、TCL、美的等中国PE巨头和家电企业的身影。

当中历程一波三折。2020年12月,飞利浦方面曾示意:中国和欧洲的战略介入者和私募基金,对于飞利浦的家电营业显示出粘稠兴趣。公司已向有关方面发出资料备忘录。分拆历程正在举行中,飞利浦同时保留所有潜在选择,包罗私下出售或IPO。

圣诞节前,飞利浦家电营业如约举行第一轮竞标,但面临约30亿欧元的叫价一度犹豫了。随后的2021年1月,飞利浦再约请高瓴、TCL提交了第二轮报价。据悉,在这一轮中,TCL选择了与中信资源互助团结报价。

时隔两个月,谜底终于揭晓——高瓴拿下了飞利浦的家电营业,最终生意额还比最初盛传的30亿欧元多了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对此,高瓴首创人张磊示意:“我们期待与飞利浦携手拓展新市场,在全球寻找更多发展时机。我们与飞利浦的使命一致,即为全球消费者带来高质量的产物和康健美妙的生涯。”

飞利浦全球首席执行官Frans van Houten透露:“该生意完成后,飞利浦未来的重点是扩大我们在康健科技方面的向导职位,并进一步转型为一家康健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

为何选择高瓴?飞利浦家用电器首席执行官Henk de Jong示意:“我信托,依附高瓴在电子商务、供应链和数字化领域的深挚积累和专业认知,我们将继续为消费者的家庭生涯带来有意义的创新。我们期待着与高瓴的互助,在未来寻找更多的增进时机。”

缔造百丽、格力等经典并购案

他们为何都选择高瓴?

在这之前,高瓴已经在中国并购史上留下赫赫战绩。

2017年7月,一场无论是在消费零售行业照样私募市场,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意完成——百丽以531亿港元的价钱挥别港交所,高瓴以57.6%股权成为其新任控股股东。这笔史无前例的私有化生意震惊了投资圈,堪称中国并购史册的一例典型。

彼时,百丽险些站在悬崖边上,在大多数投资方眼里,这家公司生长远景萧条无望。然而仅仅两年时间,百丽焕发出了新的生气。

这家昔日鞋业大王一过活薄西山,后又死灰复然,高瓴做了什么?投资界领会到,在入主百丽后,高瓴便携手百丽启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我们有跨越120名高瓴数字化投后赋能团队的员工,进入百丽事情。”张磊曾透露。

这种并无先例的探索,恰恰大幅度改善了百丽的渠道、会员治理,提高流动资产效率,并减低了库存。得益于线下渠道的优化、以及全渠道的买通,百丽实现全渠道连年增进,在双十一实现全渠道连年增进:2018年,线上同比增进63%,线下增进18%;2019年,线上同比增进43%,线下增进26%;并在2020年双十一中上演了一场真正的逆袭。

随着百丽的涅槃重生,这笔传奇并购也已经成为高瓴“哑铃理论”的一次经典实践。在张磊看来,以“深度赋能”(Deep Value Creation)为前言,在辅助企业家在实现产业价值的同时,也将缔造伟大社会价值,这是高瓴的“第二哑铃战略”。

这样的理论也在之后的普洛斯并购案中又一次获得应证。2018年1月22日,普洛斯宣布重新加坡证券生意所退市,这笔由高瓴介入的私有化生意金额到达790亿元人民币,成为迄今亚洲历史上最大的私募股权并购案例。双方携手后,高瓴施展耐久投资的基因优势,陪同并支持普洛斯起劲拥抱转变。现在,普洛斯已经是全球物流地产领域翘楚。

而格力电器是高瓴的另一大手笔,也是中国PE史上经典一役。2019年10月,格力电器股权转让事宜在历经了8个月的争取之后,最终花落高瓴资源。这桩涉资417亿元的大生意,成为PE介入国企混改的里程碑事宜。

近年来,高瓴国际化的措施加速,不仅是“走出去”,还能“引进来”,起劲引入了众多外洋品牌和乐成企业。当中代表案例包罗:2015年头,高瓴与全美综合排名第一的梅奥诊所配合确立惠每医疗团体;2019年,高瓴收购了苏格兰罗曼湖团体,这是中国资源第一次收购英国一家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威士忌酿酒企业。

回过头来看,16岁的高瓴走上了一条中国创投偕行还没走过的路——Total Capital,即全阶段投资战略,全产业、全阶段、产业赋能投资。这段时间以来,高瓴的种种行为正体现了这种打法,不只横跨了一、二级市场,同时也笼罩早期、VC、PE、Buyout等差异阶段,这在海内异常罕有。

Buyout时代正在来临

张磊:有两样器械让我格外振奋

为何每次大手笔背后都是高瓴?张磊曾坦诚分享,“在从事投资的历程中,有两样器械让我格外振奋”:

其一,在产业重塑和经济生长的浪潮中不停厚实价值投资的内在,从基本面研究发现价值,到洞察转变和趋势缔造价值,思索人、生意、环境和组织,在跨区域、跨行业、跨阶段的投资中实现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范式。

其二,在价值投资的不停界说中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价值链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的升级,用最庞大的案例来训练,在差其余情景和场域中,影响和推动产业的基本变化,与企业家、创业者一起连续不停地缔造价值。

“正是这样的起点,使我在一些重大的生意时机眼前,敢于下重注,敢于和企业家、创业者一起,在产业的伟大不确定性眼前,挖掘确定性的时机。”

现在的高瓴,已经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一笔笔重大生意背后,预示着Buyout(控股型并购)时代正在到来。

清科研究中央此前指出,相比于美国,中国本土Buyout基金数目和规模还远远不够,而随着越来越多行业升级、整合,中国本土并购基金未来尚有较大的增进空间。用清科团体首创人、董事长倪正东的话来说,“中国实在还没有真正的黑石”。也就是说,属于中国的黑石正在崛起。

但海内所有Buyout案例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难题——投后的治理。历史上,大多数Buyout案例走向失败的缘故原由都归罪于投后治理的失败。

这也是高瓴一直小心的方面。多年来,高瓴与众多企业同伴一起试探出的一套“深度价值缔造”(Deep Value Creation)模式(简称“DVC”):由高瓴专业的团队深入企业产业变化的一线,与企业携手通过创新驱动,重构价值链系统,形成新的生产力、生产效率、组织方式,重修企业的“动态护城河”,打造企业的耐久生长价值。

投资界领会到,高瓴“DVC”模式背后是一支跨越二百人、包罗数字化、精益治理、组织人才等多个专业序列团队,是拿出真金白银与企业一起举行前沿创新的实践系统,是高瓴这一特有物种的怪异能力系统,这已经不是一样平常意义的投后服务了。

回到此次生意,高瓴将若何操刀“刷新”飞利浦,引人期待。假以时日,飞利浦家电会不会成为高瓴的下一个百丽?

新华期货,为每一笔交易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