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界的“拼多多”,水滴先别急着上市
2021-03-25 

从相助,到众筹,再到保险,水滴靠“慈善”赚钱的路子越来越清晰。

生猛的80后巨贾正在前仆后继奔向资源市场。

2015年9月,35岁的黄峥确立拼多多,仅用3年时间把拼多多带到纳斯达克。在用户数目逾越阿里、市值甩开京东之后,今年41岁的黄峥急流勇退,潜心追逐科学家梦,留下一个2000亿美元的电商帝国、一系列待解的问题和一群惊惶的股东们。

2016年5月,29岁的沈鹏确立水滴,用2年时间做到付用度户1亿、位居互联网康健保障领域第一。现在的水滴估值“膨胀”到百亿美元,即将上岸美股市场,或将成为海内“大病筹款”、“相互保险”第一股,并在市值上将跨越互联网保险第一股众安保险。

2021年3月10日,据IFR国际金融谈论新闻,水滴最早将在本月最先为在美国举行IPO上市前推介。而在此之前,有关水滴上市的新闻已经麋集传出3次。无风不起浪,看似主打“公益”的水滴,就要叩响IPO的大门。

水滴为何急着上市?靠什么盈利?疯狂融资、备受资源青睐的同时,又为何连续受到种种质疑?

01、烧钱换流量

提及水滴筹,就不得不提轻松筹。

二者的关系,有点像饿了么和美团外卖。虽然饿了么确立时间更早,然则美团外卖青出于蓝,在市场份额上牢牢压制饿了么。

确立水滴前,沈鹏曾是美团的“10号员工”,扛起美团外卖地推团队、赢下“百团大战”,为厥后完胜饿了么和现在的万亿市值打下了基础。确立水滴后,沈鹏依旧用地推团队这套打法,迅速攻城略地、赢下“百筹大战”,为厥后上线水滴保(后更名为水滴保险商城)、跑通盈利模式铺平了蹊径。

轻松筹确立于2014年9月,比水滴筹整整早了22个月。住手2019年7月,确立58个月后的轻松筹累计筹款360亿元,跨越美国Go fund me成为全球最大的筹款平台;住手2021年3月,同样确立58个月的水滴筹累计筹款额370亿元,发展速率也已跨越“先进”。

在市占率方面,据Kantar Group宣布的《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行业洞察讲述》,在筹款侧,水滴筹占有66.5%的市场份额;在捐钱侧,市场份额也跨越六成。

水滴筹是若何做到的?

第一,行业首创0服务费。

轻松筹依附先发优势占领市场,作为追随者的水滴筹若不创新,别说逆袭,就连生计都市变得难题。因此,水滴筹在确立之时就推出0服务费,即患者乐成筹款后,不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一样平常为2%)就可以提款,一下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在单用户捐赠指标上,水滴筹上有跨越3.5亿爱心人士介入捐钱,人均捐钱跨越100元(370亿元/3.5亿人)。可以看出,患者使用水滴筹举行筹款的效率较高。

第二,连续的资源注入。

一样平常筹款平台收取的手续费,是其可连续运营的保障。事实是公司,不是非营利组织,行“公益”之事,也要能够活下去。

沈鹏是美团的元老,出走创业之后也获得了老东家的鼎力支持。美团在种子轮、天使轮、A轮,延续3轮投资水滴;尔后,腾讯投资、IDG资源、中金资源等投资方接力,至今水滴已完成7轮、合计约40亿元的融资,有了烧钱的资源。

第三,跑通“以调养筹”的模式。

单看大病筹款营业,水滴不收取手续费,不像其他平台可以行使手续费实现“以筹养筹”。沈鹏在接受采访时也示意,水滴筹是公司社会责任板块。

但这并不代表水滴筹存在的意义就是做公益,其最大价值在于引进流量。这种模式有点类似于拼多多,通过让利消费者(低价“砍一刀”、0服务费),来获取流量。

实在,水滴最先推出的营业是水滴相助营业。水滴筹泛起后,进一步向水滴相助引流,通过相助营业收取治理费,实现流量变现。

水滴确立2年后推出保险商城,作为收取佣金的第三方保险平台,该营业逐渐成为水滴最主要的收入泉源。2020年,水滴保险商城整年保费近150亿元,按10%的佣金比例盘算,有15亿元营收入账。

“众筹 相助 保险”,三者形成营业闭环,成为水滴筹的焦点竞争力。

02、急着上市

确立近5年的水滴,拥有近乎完善的商业模式、稳固而领先的市园职位,为何要在近期急着上市?缘故原由或许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此前水滴也许率是为了规避政策风险,选择“缄默”。

2020年下半年,蚂蚁团体引发争议并终止上市,互联网金融成为被重点通知的工具(余额宝、相互宝、基金理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2月间,市场上也没有关于水滴上市的新闻。

近期,蚂蚁团体正在根据羁系层的要求有序整改,风浪渐平。水滴此时选择上市,既避了风头,又遇上港股美股上市热潮,更容易上岸资源市场。

其二,不清扫水滴在资源的加持下,被动上市。

水滴履历7轮融资,豪华投资方的背后,水滴也要做出业绩兑现或给予股东回报。上市,是投资方退出和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式。

其三,水滴的运营确实需要大量资源支持。

水滴相助和水滴筹营业,若是想要扩大规模、向更多用户召募更多善款、辅助更多患者,需要平台有更厚的资金垫来降低风险。

水滴的保险商城营业,可以对标众安保险——2020年,众安保险研发投入9亿元,实现总保费167.1亿元,是水滴保险商城的11倍;众安保险2020年年报中,“科技”一词更是泛起多达287次。由此可见,互联网保险并不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只是售卖一些保险产物的第三方平台,而是一个需要举行大量研发投入、强调科技属性的行业。

自身营业对资金的需要、背后投资方的作用,再加上资源市场环境的改善,水滴上市不外是早晚的事。

但不能忽视的是,在水滴营业和估值“膨胀”的历程中,始终没有脱节负面新闻的影响。

2019年,对水滴来说可谓是艰屯之际——自愿者斗殴、德云社某演员众筹事宜发酵、医院扫楼事宜等集中发作。不外同时发生的是,2019年,水滴保险商城保费60亿元,同比增幅近600%。

看似两种极端,这样的矛盾可以在拼多多身上找到谜底。

拼多多也始终争议缠身,然则并不影响其在用户数目上逾越阿里。缘故原由在于,下沉市场中仍有大量价钱敏感型消费者,在对商品质量要求不高的条件下,更倾向于廉价产物。

同样,相较于动辄成百上千的商业保险,水滴提供的相助和大病筹款营业,让消费者只需花几元或几十元,就能加入项目获得大病保障,是异常具有吸引力的。这是水滴用户快速增进的基本缘故原由。

03、放慢脚步

现在,水滴正从野蛮生长期向成熟运营期过渡,身上难免会存在林林总总的问题,少不了被质疑。就像拼多多,即便乐成上市、股价翻倍、用户数跨越阿里,但商品质量、平台治理、员工压力等问题,并不会随着黄峥的“归隐”而被用户淡忘。

水滴亟需放慢脚步,别急着上市,先解决好信托危急。

由于现在相关执法律例尚不健全,网络相助平台一直存在不少乱象——地推职员为了自身业绩,在医院扫楼发生冲突;有人伪造筹款人信息、骗取民众爱心;用户被平台强行引流消费,带来困扰。这些都引发民众的质疑,也在透支用户的信托。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水滴筹”、“水滴相助”和“水滴保险商城”,住手2021年3月25日12时,共有278条投诉,大多集中在“自动扣费”、“广告骚扰”、“不予赔付”,这直接露出了水滴乐成模式的破绽。

好比“自动扣费”。有用户示意,自己在水滴筹捐钱或填写问卷星竣事后,就被每个月无故自动扣费;随之而来的就是电话和短信广告轰炸,甚至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生涯,扣费也越来越多;若是要关闭“自动扣费”,必须通过人工客服举行繁复相同才可以解决。

再好比“不予赔付”。部门用户反映,自身相符理赔条件,却被水滴相助加入黑名单或以种种理由拒绝、拖延。

2020年9月3日,证监会打非局已针对快速扩张的网络相助平台发文,直接示意“相互宝、水滴相助等网络相助平台属于非持牌谋划,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门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若是处置欠妥、治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对民众举行风险提醒。

可以预见,相关政策将逐步完善,互联网保险行业将朝着规范、正当化生长。

而在此之前,水滴需要做的是:

规范运营,做好风控措施,关注相助领域政策的更改;

加大人力和手艺支持,对筹款人信息举行深入核实,从源头上降低恶意骗保的可能性;

杜绝无差异“机械化”引流,应用AI、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平台用户做甄别,接纳个性化推荐;

信息透明化,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对于影响用户决议的要害信息,应予以瞩目提醒,准确指导。

在解决好信托危急的基础上,水滴还需要重新审阅市场名目。

水滴的直接竞争对手,已经不止轻松筹。相助营业,有相互宝、小米相助、360相助、康爱公社;大病筹款营业,有爱心筹、360大病筹;互联网保险营业,有众安保险、腾讯微保、慧择保险、平安保险,以及京东、苏宁、百度、携程旗下的互联网保险平台。

若何保持并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水可载舟,亦能覆舟”,从用户角度出发,做好产物和服务是要害。

水滴或许应该破费一些时间,在上市前解决诸多问题。否则若上市后问题发作,不仅会影响到水滴自己、用户和原始投资者,更会牵连到大量散户投资者,那时水滴将骑虎难下。

新华期货,为每一笔交易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