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口散去,盈利消逝,竞争白热化,人才高度饱和甚至过剩,上升通道收窄……VC,一个曾经爆炸性增进的行业,正在加速内卷,而许多VC从业者也不得不重新思量自己的职业选择。
与此同时,家族办公室(以下简称“家办”),一个悄然兴起的行业正在吸纳专业人才。《家办内参》发现,不少VC从业者正溢出至家办行业——一个尚处于蛮荒、但却充满着时机的新大陆。有人跃跃欲试,有人已经上岸。
一片红海
已往10年,可谓中国VC的“黄金时代”。
移动互联网浪潮,让中国降生了大批新经济上市公司。随同新经济公司崛起的VC行业,也兑现了许多投资人“一投成名”的神话,有人因精准的掷中率一夜成名,获得了超百倍投资回报。
然而,VC行业向来喜欢“论资排辈”。即即是头部机构新升任的合资人,其现实权益也与第一代长老们差距甚大,且从账目回报到套现需至少3-5年时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不满于利益分配机制,VC机构许多投资人纷纷出走,自主门户,并于2015年前后到达VC 2.0裂变的热潮。
这时代,张震脱离IDG开办了高榕资源;曹毅脱离红杉开办了源码资源……他们也缔造了不错的投资佳绩,字节跳动、拼多多、贝壳、跟谁学、理想汽车、悦刻等诸多明星项目,回报颇丰。
然而,那时间指针转动到2021年,VC黄金时代逐渐退潮,VC圈顿生萧条之感。
近几年,VC迈入存量时代,多数机构陷入焦灼的白热化竞争中,“一九分化”征象极为显著。10%的头部机构募资极容易,90%的中小机构却很难募到资,尤其是在2020年资源隆冬与“疫情黑天鹅”的双重夹击下,中小VC机构募资更是难上加难。
清科数据显示,2020年人民币基金新募资规模超10,000亿元,同比下降约8.1%。不外,在募资总金额下降的同时,2020年单笔募资规模却创10年来新高。
VC的内卷也体现在抢项目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盈利消逝,VC从业者不得不直面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逆境:好的创业项目越来越少。金沙江创投主管合资人朱啸虎曾在某论坛开顽笑称:“今天都是投资人求着创业者说,你拿我的钱吧。”这不仅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竞争,照样机构内部同事与同事之间的争抢与厮杀,新生代投资人辛勤种下的果实经常会被“老人”摘走。
在这种大环境下,VC投资人陷入到严重的内卷中,新生代投资人提升通道极为狭窄。不止一位VC从业者向《家办内参》示意,许多人做到总监级别,往往就意味着职业到了天花板。
于是,一批新生代投资人正逃离VC圈,而家办正成为许多VC从业者的一个新去向。“最近,我熟悉的投资人,转型去家办的人变多了。”某VC机构投资总监方杨对《家办内参》示意。
02
一个新大陆
作为入口货,中国家办行业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不外,这个新大陆正以亘古未有的速率和规模扩张着。
一方面,中国经济数十年的高速腾飞,缔造了规模重大的富足群体,大批超级富豪和大量可投资资产,催生了富豪对家族财富保值增值的兴旺需求。
2019年《胡润财富讲述》显示,大中华区拥有600万资产的“富足家庭”总财富达128万亿,其中中海内地占八成;而拥有亿元人民币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总财富达77万亿。
即即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和频发的黑天鹅事宜,也并未放缓中国造富的速率。202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榜者的总财富值由一年前的9.1万亿人民币飙升至14.1万亿人民币,近三分之二上榜者的财富在已往一年有所上涨。
只管现在有部门超高净值人群尚未设立家办,但《2020中国家族财富与家办调研讲述》显示,有77%的人示意愿意探索使用家办服务。
另一方面,现在中国家办行业人才高度稀缺,专业化水平偏低,从业职员素质乱七八糟,鱼龙混杂。
“现在中国家办入行门槛和从业职员素质很低。谁都可以自称为家办,但大部门人无法判断什么是好的资产,以及若何投资好的资产。”从VC转型进入家办任职一年左右的黄雨冰对《家办内参》说。
而这或许是VC从业者入局的好时机。每个正在快速崛起的新兴市场,都市履历一段拓荒时期。而且,VC从业者有着自然优势:靠山履历好,扎实的基本功,学习能力强,懂项目,懂金融。随着家办行业的逐渐成熟,大浪淘沙事后,人才的专业化是一定趋势。
更况且,无论是Old Money照样New Money,家办的一个焦点功效即是投资,其中一级市场的占比也在逐年提高。凭证清科研究中央统计,2020年人民币基金募资中,富有家族及小我私人出资活跃度显著提升,累计出资超18,000笔,投资额逾850亿,同比提升约78.6%。
许多Old Money都市通过风险投资来结构上下游产业,或投资一些新科技、新经济企业,为产业转型升级做铺垫。譬如确立于2013年的双湖资源,背靠龙湖团体吴氏家族,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机构化的家办之一。双湖资源除了直接投营业外,在海内也是蓝驰创投、凯雷中国基金、源码资源、元璟资源等机构的LP,同时在美国硅谷也设置了办公室结构国际市场。
而互联网新贵们更不在话下,由于创业历程中就有VC相伴,以是他们的家办对一级市场投资接受水平更高。
此外,外洋的讲述也显示,已往10年来,由于VC强劲的回报,越来越多的家办提高了VC在资产设置中的比例,同时还不停完善内部的风险投资能力。
03
四个优势
与VC相比,家办的事情也确实有着无可对比的优势。
第一,活少钱多。
在西欧,与VC需经常熬夜加班相比,家办的事情时间适中,且薪酬较高。
在美国,单一家办CEO的平均年薪为55.61万美元;收入最高的10%的CEO平均总薪酬为152万美元;治理10亿美元以上家办的CEO其平均总薪酬为237万美元。
在欧洲,单一家办CEO的年薪在36万-120万美元之间。
未来,随着中国家办行业进一步成熟,薪资待遇也会越来越向西欧靠拢。
第二,家办治理的是owner(家族主人)的自有资金,因而不存在募资压力。
现在,海内中小VC机构募资越来越难,募资压力越来越大。而从VC转型进入家办,相当于从GP变身为LP,只需要治理好家族的资金和资产即可。
第三,可以普遍接触各种资产。
转型进入家办,不仅可以施展自己已往在一级市场的投资优势,还能够普遍接触各种资产,如债券、信托、保险、股票、房地产等。
第四,可以接触大量的超高净值人士,未来也有更好的生长空间。
未来可选择去家办投资组合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首席财政官;以家办高管的身份去投行事情;加入其他单一家办,或加入家族成员的自力投资公司等;固然,未来还可以自己确立新的GP或团结家办。
04
大有差异
只管家办行业“大有可为”,但VC从业者在转型之初,可能都要履历一段阵痛期,来调整自身的不顺应。
由于在VC做投资,只需聚焦垂直细分赛道,扎得足够“深”,每年大量看项目,从而找到优质投资标的;
而家办则更强调“广”,不仅要做投资,还要涉及税筹、外洋置业、子女上学设计等,需成为“多面手”。
去年从VC转型进入某家办的许珍若坦言,早先并不顺应这种事情节奏,由于“事务太杂了”。
在投资战略方面,VC是“广撒网”后“深耕”,家办则是“抓大放小”。
由于家办专门做投资的团队人数可能只有1-2人,因而在无法笼罩所有优质资产时,焦点战略是“抓大放小”,只抓焦颔首部标的,或寻找到业绩更高的GP从而捕捉优质标的,转换赛道加倍天真;
而VC机构多年深耕几个赛道,较难彻底转换赛道。
在投资气概方面,VC更“激进”,家办更“佛系”。
VC有一定的容错率,以是有时纵然风险大也要“搏一搏”,一旦乐成可能将获得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大高额回报。这种投资气概,也使得必须效果导向,每年、每月必须到达一定的投资指标,投资人经常会由于忧郁错过好项目而发生伟大的焦虑和煎熬。
但家办的容错率较低,做投资主要思量资金的平安性,而非高额回报率。因此,有时“宁愿错过也别投错”,家办从业者马莎在接受《家办内参》采访时示意,“在家办做投资,必须学会阻止,宁愿挣得少一些,也要追求确定性。”
在决议机制方面,VC更“多元”,而家办则多由家族成员或CIO(首席投资官)一人决议。
通常,一个VC机构的投资团队7-8人以上,合资人、总监、投资司剖析公然地、多视角、多维度地讨论项目,最终的决议也更多元;
而家办的资产设置高度个性化、以owner小我私人偏好来决议,因而最终决议也以owner或CIO一人决议为主。
在项目治理方面,VC是“保姆式”投后服务;家办则“不太用管”。
VC多投资早期创业项目,而大部门初创期企业都存在着林林总总的问题,需要 “保姆式”的投后服务辅助企业一步步康健发展;
而家办投资项目,追求的是确定性,多在企业成熟期进入。好的企业也不用做太多投后治理,只需定期向GP或LP反馈希望即可。
在退出方面,美元VC基金平均需在7-8年内完成退出,人民币VC基金退出时间周期更短;而家办在退出方面则没有云云牢靠的时间限制。
许珍若将他与家族owner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合资人”的关系。他们双方杀青了一个约定:所有项目在投资时,不约定退出期。
“约定退出期没有意义,已往VC生长的错误,我们岂非要再犯一遍么?你在约束对方的同时,自己也陷入了被约束的被动行为,”许珍若对《家办内参》说,“风险投资中有若干项目是由于签对赌协议、谈现实条款闹得不欢而散,最终资金也要不回来了。”
05
三个挑战
只管这个新大陆看起来“很美”,但VC从业者贸然转型,并纷歧定能乐成。
第一,VC和家办对从业职员的要求有很大区别。好的家办认真人是“复合型的通才”。
已往也有一些投资人转型进入家办领域,最终却以失败了结。由于家办从业者尤其CIO是家族财富的“总管家”,需要具备五大焦点能力:
一,战略战略顶层设计能力;
二,资产全委设置能力;
三,综合事务治理能力(财政、税务、家族成员身份、教育、康健医疗、养老等综合事务设计);
四,全球化视野,实现人财物的国际化设置和流动;
五,需要极高的情商,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置家族成员之间庞大玄妙的关系。
以是,只具备单一投资能力是不够的。
曾确立了某单一家办的章明晓坦言,“家办的焦点能力是要对资产治理的总体架构、顶层设计熟稔于心,还要明白多资产设置,而VC从业者压根不懂这些,甚至完全找不着门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学习补齐短板。”
在章明晓看来,曾在上市公司管过大钱、做过CFO的人,更适合转型进入抵家办领域。
第二,在家办任职,能力虽然主要,但确立与owner的“信托”更为要害。
许多海内家族在选择CIO或职业司理人时,都是“信托”优先。
然而,现在海内家办的owner多为老一辈传统企业家,他们已往的从商环境“钩心斗角”,使得他们不轻信他人,而是对自身极端自信,控制欲很强,投资决议多由owner决议,治理权往往也在家庭成员手中,因而家办从业职员很难主导投资决议,很可能被边缘化,导致最终出局。
在行业资深从业者王慧忠看来,家办的专业性一定是以家族意志为主,在家办做投资就是权衡owner的风险偏好。“家办的本质是基于家族小我私人偏好,来做差其余设置。有的家族owner激进,有的守旧,家办治理者要高度阻止,不能总想自己主导做决议。”
而在某家办投资总监合资人黄雨冰以为,无论是在VC机构做投资,照样在家办做投资,其本质都是说服一群人。“说服一群人的机制可能也更适合家办,由于家办更追求稳健。固然,决议可能也更平庸。”
不外,随同新经济崛起的互联网新贵则更尊重专业人士的判断,也更愿意下放权力和职责。
第三,由于中国的家办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的薪酬系统并不完善,这一定水平上也是行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障碍。据《家办内参》领会,家办之间的薪酬待遇现在千差万别,有些家办的薪酬结构只有基本人为 bonus,有些则为基本人为 bonus carry,另有些则是治理费 carry。
06
五个建议
那么,VC从业者若是想要顺遂转型进入家办行业,应做好哪些准备?
建议一:找到有家办需求、且双方理念契合的金主,一定要提前领会家办owner的脾性秉性。
随着中国富足人群规模的增添,越来越多的人最先思量设立家办。不外,从业者在选择家办时,一定要提前领会owner的脾性秉性,并重点考察双方理念是否契合。
若是家办从业者与家族owner之间岁数差距过大,很容易泛起双方头脑方式和相同方式差异频的状态。再加上许多家族owner喜欢“一言堂”,双方理念不契合,就很难确立真正的信托并举行恒久的互助。
建议二:VC从业者转型家办领域,要明白家办与GP的区别,并尽快补上能力短板。
建议三:心态上,必须自信,甚至“太过自信”。
做投资,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的项目往往意味着风险越大。若是你通过一系列专业剖析,确信某个项目值得投资,那就一定要自信地说服owner并坚定下注。事实,人生的时机并不多,一旦错过可能就永远错过了。
某家办投资认真人王磊对《家办内参》说,“在家办做投资,本质上就是说服owner信托你看到的未来。若是你自己都不自信,怎么肯能说服owner支持你的梦想呢?”
建议四:构建自身焦点能力圈,向老板证实你的头脑是逾越老板的。
当owner过于强势,而你又想拥有更强的决议权时,那你就必须要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向owner证实你的头脑逻辑是逾越他的,只有这样对刚刚会信服你。
“以是,你一定要构建自己的焦点能力圈,并确立优越的小我私人口碑。”行业资深从业者王慧忠言诉《家办内参》。
固然,这种同等信托的关系并非短期就能确立起来,唯有交给时间来解决。
建议五:提高自身情商。
许多家族职员众多,关系也庞大玄妙,想要游刃有余地处置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必须提高情商。
当前,这个新大陆仍是一条充满挑战,又悠远绵长的上坡路。唯有弯下腰、深扎根,起劲向更宽阔处跋涉,才气静待花开,迎来大发作。
07
关于《家办内参》
《家办内参》是家办领域的垂直资讯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家办行业从业者、超高净值人群和专业金融机构搭建深度的交流平台。《家办内参》的团队来自创投领域、二级市场以及三方财富行业,平均从业履历在十年以上。我们希望能陪跑家办行业,成为行业的纪录者、研究者和助力者。
(应采访工具要求,文内人名均为假名。)
(《家办内参》提醒:本文内容及看法仅供参考,不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