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咨询公司科尔尼曾估量:
中国要确立一个高效、平安的冷链物流系统,需要投入1000多亿美元。
这个数字只少不多。
01
最近,智利水果富翁埃尔南·加尔塞斯有点烦。
两年前,他手中的这枚车厘子,在中国还能卖到一斤一块二,甚至五块,“车厘子自由”一度成为都会白领热议的话题。
现在,它价钱腰斩,论斤卖仍被嫌弃。
打败加尔塞斯的,不是市场,不是友商,而是无锡市梁溪区疾控中心的一纸转达:
人们犹如惊弓之鸟,纷纷用脚投票,逼得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ASOEX)不得不紧要派人前来中国灭火。
同样被逼急的,另有新西兰商业部长大卫·帕克。在中国由于疫情增强冷链管控后,有外媒形容,帕克惊出一身冷汗。
智利、新西兰两国之所以云云重要,是由于这些年,吃遍全球的中国人已成为它们最大的金主。
数据显示,中国人吃掉了全球七成以上的车厘子。这其中,90%来自智利,每10个就有1个打着加尔塞斯家族的烙印。
而就在疫情发作前,中国刚刚取代美国,成为新西兰最大的牛肉出口市场。
牛肉和车厘子,只是中国人每年入口900亿美元食物中的九牛一毫。
虽然我们是天下上最大的果蔬、水产品和肉类生产国,但我们同时也吃掉了全球1/3的水产品和一半的猪肉。
事实上,我们一个国家吃掉的水产品,比其他五大洲的总和还要多。
这其中,有不少需要入口。有的是由于海内没有,好比三文鱼、冻南美白虾。有的虽然有,但品质、成本不如入口货,好比巴沙鱼。
另有猪腰、鸡爪一类,中国人当瑰宝、西方人弃之如敝屣的器械,也在大量往海内涌。
据估算,中国人每年吃掉280亿只鸡爪,而我们一年肉鸡出栏量不到100亿只。两者相抵,差额在百亿级。
再加上,海内时不时来个猪瘟什么的,留下的缺口,也需要入口来填补。2020年,一场猪流感就导致海内猪肉欠缺,入口量猛增108%。
不光猪肉,2020年,中国从外洋入口的鸡肉、牛肉都在猛增。而这,也不过是已往十年来,中国食物入口增进的一个缩影。
2009年至今,中国入口食物规模险些每年都在以两位数增进,远超同期GDP增速。
入口这些食物,需要一个重大的冷链系统。
遗憾的是,虽然2020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冷藏食物入口国。但落伍的冷链物流不只阻挡了我们吃遍全球,还给我们的食物平安蒙上了阴影。
02
中国的冷链物流,跟西方比有多大差距呢?
早在1939年,美国便拥有2000多辆冷藏车。而我们,直到2007年,才有3000辆。
只管那之后,我们迎头赶上,但直到2019年,我国冷藏车总量也只有21.4万辆,平均6500小我私家一辆。
而美国,平均500人就有一辆冷藏车。
冷库方面,虽然这几年,我们建了不少,总量(1.05亿立方米)已跃居天下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美国。
▲是的,你没看错,谁人我们许多人
看不上的印度,冷库容量是我们的1.5倍
但论人均(0.132立方米),我们只有荷兰的1/8,美国的1/4,甚至远远落伍于毛里求斯。
这组数据来自国际冷藏堆栈协会(IARW),笔者算了一下,总量和人均对不上,但也足以反映出我们的差距。
落伍的建设,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冷链流通效率。
来自中物联冷链委的数据显示,我们在果蔬、肉类、水产品上的冷链流通率划分只有22%、34%和41%。而西欧在95%以上,肉类更是100%。
换句话说,我们大部分的果蔬、肉类和水产品,都在常温下“裸奔”。
你可能以为这也没什么,但它造成的损失却难以估量。在西欧,生鲜农产品冷链损耗率不到5%,中国高达12%以上。
由于冷链不给力,我们有1/3的蔬菜、1/4的水果被虚耗,每年损失超千亿元。
这在我们这样一小我私家多地少、粮食并不丰裕,每年还要从外洋大量入口农产品的国家,尤其令人心痛。
更要命的是,冷链物流不只决议了农产品的品质,还影响着医药、化工、电子等诸多行业。
好比我们常见的疫苗,需要在2-8℃下运输,美国辉瑞的新冠疫苗更需要存储在-70℃!
此外,许多芯片也需要冷链运输。
宏观上的差距,在微观层面被加倍放大。
IARW 最新宣布的全球十大冷链巨头,中国没有一家企业上榜。排名前十中,美国独占五席,新西兰2家,日本和墨西哥各1家。
排名第一的美国Lineage,冷库容量5066万立方米,险些相当于全中国的一半。而海内排名最高的中外运冷链物流,只有274万立方米,仅为Lineage的1/20。
03
更大的差距还在意识上。
2008年之前,海内险些没有冷链物流的观点。
曾担任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厂——泰森食物(Tyson Foods)中国区负责人的詹姆斯·莱斯,至今还记得自己刚到中国时的场景:
“炎热的炎天,数吨去掉羽毛的冷冻鸡肉,被厚厚的毯子裹着,放在平板卡车上,等待着穿越大半个中国的长途跋涉。”
冷链的缺失,直接迫使原本野心勃勃的泰森食物,只能龟缩在中国少数几个大都会。
另一个肉类巨头荷美尔刚进入中国时,本计划像在美国一样,将物流外包出去。但他们发现在中国,基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冷链同伴。最后,只好自己着手建了。
直到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动员下,我国才真正迎来冷链物流时代。
这时代,只管我们的冷库容量、冷藏车数目突飞猛进,但由于历久的历史欠账,依旧暴露出不少问题。
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即是断链。
在外洋,冷链运输是全程不间断的。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冷链物流都属于断链状态。
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起步晚、投资少,整个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实力弱,做不到全程冷链。
数据显示,我国冷链百强企业行业集中度56%。相比之下,美国仅五大冷链巨头,就占有天下60%以上的市场。
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对冷链熟悉不足。有的甚至为了节约成本,在运输途中关掉冷气,导致食物变质。
2012年,灼烁乳业配送的鲜牛奶被曝出酸败变质,震惊天下。事后,送奶公司认可:因员工失职导致冷气在配送途中被关掉。
食物变质,吃了顶多拉肚子。疫苗变质,那是要死人的。
2016年,价值5.7亿元的非法疫苗,从山东未经冷藏销往天下24个省市。这其中,就包罗危急时救人性命的狂犬病疫苗。
落伍的现状以及一系列的冷链事故,引发了国家对冷链物流建设的重视。
2019年,冷链物流上了中央政治局集会。在那前后,一大批新的冷库在天下各大口岸、都会拔地而起。
随着生鲜市场的火爆,包罗中外运、顺丰等传统物流企业,以及京东、苏宁等新兴电商都在努力抢食冷链市场。
一个举国上下补短板的款式,正在悄然成形。
04
2020年6月,在广州南沙,也就是霍英东先生昔时买下3万亩土地的谁人地方,一个堪称海内最大的冷链项目正式封顶。
46万吨的设计总库容,比现在最大的大连港冷库,还要多6万吨。
距离南沙港90公里,就是中国甚至东南亚最大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天下70%以上的入口水果从这里分发。
南沙冷链项目建成后,将辐射珠三角,服务全中国。
它的泛起,向天下宣示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冷藏食物入口国,进军冷链强国的雄心。
咨询公司科尔尼曾估量,中国要确立一个高效、平安的冷链物流系统,需要投入1000多亿美元。
这个估量只少不多。在中国整个冷链战略大棋盘上,即便广州南沙,也只是其中一颗明珠。许多北方都会也在悄悄发力,好比大连。
2020年,大连由于冷链入口,多次暴发小规模疫情,在网上被许多人“声讨”。
大连人民感应憋屈,说出了一个天下人民鲜为人知的事实:大连拥有全中国最大的冷链库群,总容量占天下的1/3。
换言之,大连在为东北、华北甚至天下扛着病毒输入的风险。
大连港冷库有多大呢?停止现在,总库容量40万吨,险些是排名第二的青岛港的两倍。
一起叫冤的另有排名第三的天津港。就在几个月前,天津海关示意,我们入口的冻肉,占天下1/3。
这些在建或已建冷库,正在将中国冷库容量不停推向新的高度。
2010年,我们的冷库容量跟美国相比,还难以望其项背。现在,我们10年增进6倍,正迫近甚至跨越美国的水平。
民间也在行动。
2018年,由招商局和中外运团结组建的中外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揭牌建立,标志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新一轮整合的最先。
同年,顺丰与美国冷链巨头、麦当劳御用物流商夏晖,联手建立新夏晖,志在打造天下性的冷链物流公司。
作为海内生鲜电商的代表,京东从2014年最先打造自己的冷链系统。短短六年,已跻身天下冷链物流企业第二,仅次于顺丰。
这场从政府到民间,史无前例的大投资、大整合,正将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冷链物流时代。
曾经,外国人吐槽我们平板车上毛毯当冷链,我们与美国的差距是十倍甚至几十倍。现在,这种差距被迅速缩小。
在冷链物流这个关乎14亿人吃喝的行业,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将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