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邻近,熟人相见免不会问起相互的春节设计,只是今年问得更多的是“过年回家吗”,而不是“什么时刻回家”。
一年多来,疫情带来的改变渗透到了事情生涯的方方面面,就连过年回家也从“清规戒律”变成了选择题。而“回家过年”和“就地过年”两个选项,折射出了人们对于亲情和习俗的万千态度。
曾经叫嚷着不想过年的人,可能正满怀期待地踏上回乡之路;亲自履历过严重疫情的人,对于每一次团圆都倍加重视;相对应的,也有人和家人形成了新的默契——团圆依然主要,但不必非要在春节。
疫情提供了一个并不舒适、却也忧伤的契机,让“过年回家”被重新审阅。在春节到来之际,「深响」和几位同伙聊了聊关于过年的想法,他们当中既有去年湖北疫情的亲历者、也有延续四年没有回家过年的游子。说到底,真正撑起过年仪式感的是亲密关系,只是所有的念想在这天得到了最集中的展现。
方蕾蕾,湖北武汉人,内陆过年
“能和家人一起过年,是很清淡又很幸福的感受。”
我是武汉人,也在武汉事情,今年的春节在家过年。
今年过年又回到了熟悉的感受,我妈很早就在为过年尤其是年夜饭做准备,我去买年货,超市张灯结彩,人也许多,节日气氛粘稠。
看到这些场景总会回忆起去年春节的时刻,疫情发作之前实在和现在一样热闹,人们准备年货、忙着和家人团圆,然则由于疫情,整个都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街道上空无一人,四处都是防疫口号,那是最不像春节的一个春节。
去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我和爸妈分开两地,都在家隔离,小区全封闭,团年饭也没吃,我们天天关注新闻,看着不停上升的确诊数字真的很畏惧。
我厥后做了三个月的志愿者,卖力在社区值守不让人收支,以及上门排查有无发烧病人。2月份的武汉真的很冷,我和其他志愿者轮班值守,下雨都没有地方挡雨,只能躲在旁边店肆。疫情最最先的时刻很恐惧,和爸妈只能靠视频领会相互情形。
解封后,武汉逐渐恢复正常。我也看到了许多感动的瞬间,印象最深的是环卫工人,他们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还在坚守岗位,由于人手不够,许多时刻一小我私家就得扫除一整条街。
过年在我心中照样很主要,之前会忧郁以后过年是不是都市被疫情影响,今年能和家人一起过年是很清淡又很幸福的感受,感受自己已经比许多人幸福了。看到新闻说超7成农民工没办法回家过年,实在他们一年到头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过年。
大学刚结业的时刻是在外地事情,远离家乡的日子真的很想家,那时我们五个湖北女孩,到过年回家的时刻会提前一个月查攻略,看怎么抢票回家,我会拿人为给家人买衣服、包大红包。回武汉事情的原因是自己照样对照恋家,想跟怙恃一直在一起。
若曦,辽宁本溪人,就地过年
“青春期时刻的梦想就是逃离家里,然则现在过得似乎没有稀奇好。”
前段时间辽宁疫情对照严重,再加上我现在住的地方是北京顺义,这意味着我若是想回家的话,肯定是阻碍重重,北京社区这边不希望我走,我家那里的社区不希望我回去,也许是这么个状态。
再加上我自己有猫嘛,现在上门喂猫想进我们小区挺费劲的,寄养的话又感受对猫不太好,另外回家成本也是挺高的,回去也畏惧发生一些意外,比如说突然隔离啊,突然疫情了,以是今年就不回去了。
今年虽然不回去了,我也没有感受到稀奇忧伤吧,可能潜意识里也不是很想回去。回家要种种社交,拒绝也不太好,亲戚同伙们要问这一年怎么样啦,他们会以为你在北京一定过得很光鲜亮丽,会用那种对照逗你的语气语言。
比如说:哎呀若曦现在厉害了,在北京哈;了不起啦,咱们老若家出了这么一个留在北京过的……这样那样的我会听着不舒适。而且我这一年确实感受自己挺失败的,就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不想回去面临那些询问。
畏惧过年没有外卖,若曦在网上屯了两百块的泡面咸菜
我青春期时刻的梦想就是逃离家里,然则我现在过得似乎没有稀奇好,我也不知道如果我在家会不会过得更好,但一小我私家生涯是真的快乐。虽然我稀奇缺乏生涯能力,器械撒在了地上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弄,然则我自己一小我私家很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家里那里是异常希望我回去的,我妈都哭了,她现在天天给我打电话,要么就是给我发微信,说“妈想你眼泪都出来了”、“妈太想你了”。我妈甚至愿意妥协,说我回家可以不去见任何人、不去见任何亲戚,只要我回去就行。
我爸不会自动跟我打电话,以是我完全不知道他的想法。
去年回家时母亲的背影
实在我也很想见我奶奶,今年我看了影戏《吉祥如意》,讲的是主人公回到东北农村,然后她的姥姥意外离世了。我看的时刻很惊慌,会想若是我的姥姥去世了怎么办?
我姥姥和我奶奶都是那种会对我说,你怎么这么胖又嫁不出去了啊,你在北京要做什么啊,得挣多少钱啊……这样问题的人,我很想她们,但我又怕她们对我说这样的话,以是有一点想逃避,现在就是不想面临这个问题。可若是我今年不回去了,明年她们不在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很现实,我姥姥和奶奶也已经八十多了。
以是厥后我决议疫情事后应该照样要回去的,不会等到下一个过年再回家。
姥姥家楼梯上的涂鸦
自己在北京过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放置,只有我跟怙恃在一起的时刻才会过春节,有那种仪式感,我自己的话完全没有必要。不外我妈她会给我打电话说你今年本命年,你一定要买红色的袜子、内裤、腰带,然后你还要自己做年饭,但我们东北过年一样平常要吃鱼,年年有余;要吃猪爪,说新的一年要挠财;然后还要吃肘子。我妈让我买这些器械自己做,但就我现在的生存环境,基本不足以支持我做这种大菜,只能点个外卖什么的。
我以为所有的仪式都是针对人,由于我的怙恃在,我愿意介入进来,和他们一起做这个饮食,那若是我自己的话就完全没有动力了。
北京不是过年时代种种动物园,植物园,公园都免费开放嘛,到时计划逛一逛,由于我年后就会脱离北京,想趁着放假把北京好好逛一逛。在北京的日子就是爱自由,一心往前飞,但现在会以为,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北京。
沈同,湖北咸宁人,回家过年
“履历过疫情之后,一家人能热热闹闹吃个饭很主要。”
今年1月27日是我举行婚礼的日子,我也许1月中旬就从杭州回老家湖北咸宁了。
东北泛起确诊病例的时刻,我老家1月初就提出了返乡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不管从那里回到咸宁都需要居家隔离14天。为了保证婚礼顺利进行,我1月16日返回老家,提前隔离。然则没想到之后河北、东北疫情加重,直接影响到婚礼的举行。
邻近27号,由于天下多地泛起病例,我们那儿的政策也越来越严酷,跨越10人的聚会不被允许,以是婚礼当天仪式对照简单,只有怙恃另有部门亲戚加入,也许不跨越10小我私家。
湖北是去年疫情的重灾区,对疫情的防控一直很严酷,人人也都很配合。办完婚礼之后,我们最先准备过年,出去买年货的时刻感受今年比去年稍微热闹一点,然则比疫情之前人照样少了不少。家四周的农贸市场,之前都市挤满人来置办年货,但前几天我们去的时刻人不多,还可以找到停车位。
去年没怎么过好年,团圆饭都没好好吃,过年时代基本都在家隔离。那时印象最深的是距离我家不到200米的福利院发作疫情,门口的路全封了。全家人都只能呆在家里,我还对照好,可以看看书,然则我爸妈有遛弯的习惯,疫情时代无法下楼,只能从阳台走到客厅。
以前会感受过年年味很淡,然则履历疫情之后,我以为一家人能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个饭很主要,年味并不在于吃得有多好,而是可以一起很有仪式感地准备年夜饭。切菜、备菜再繁琐,也会在一家人一起准备的过程中变得幸福。
我希望今年这个年能好好和怙恃吃个团圆饭、打打麻将、聊天和守岁。根据我们的习俗,儿子娶亲第一年在新居过年,我除夕把我怙恃接来我家一起用饭、守岁,然后第二天一起去给四周亲戚和邻人贺年。
只管回家会面临和怙恃作息差别,亲戚同伙会问事情、什么时刻生孩子之类问题,在外面时间长了可能不适应家乡的味道,但照样希望能够回家过年。我越来越感受到我们能享受这个年,实在是身边许多人在负重前行,警员、护士、社区事情人员等等。我和我家人的团圆,实在也包含了许多身边默默无闻的人的愿望在里面。
王媛,四川德阳人,就地过年
“对春节不回家已经逐步接受了。我的心愿是以后能每个季节回家一次,纵然只待一个短短的周末。”
去年年底我就跟爸妈说了今年春节回家,那时他们帮我把新被单床褥都准备好了,然则1月份出来的返乡政策不仅要求做完核酸再回去,而且回去之后还要14天居家康健监测,每7天一次核酸检测。那时我就在想,老家到底算不算新闻中说的“乡”,以及回次家需要做几回核酸。
这些疑问还没搞明了的时刻,我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她和我爸思量了一下,让我春节照样先不要回家了。
爸妈的想法我实在挺能明白的,一个是不想让我折腾,另外一个是若是我回去,一家人可能都得待在家里,没法走动。
就这样,今年成了我第四个不能回家的春节。2018年春节我在国外写结业论文,后两年春节我需要留守公司,有一年春节当天就是在公司过的。
2020履历了疫情,我还裸辞了。这个春节我想着该回家了。春节前我在上海和北京往返奔忙找事情,都住在同伙家里。至于怎么过年,我还没想好,就让它自然而然吧。
对春节影象最深的是我们过年会去差别的亲戚家用饭,有的亲戚家在农村,农家自制的香肠和腊肉炒菜很好吃,另有就是奶奶在世的时刻经常会一小我私家做一大桌菜给全家人吃,还不让人协助,我一直以为她是个superwoman。
我从十七岁就脱离家乡了,现在已经十年,回去的日子不多。家乡对我来说是爸妈和其他亲人栖身的地方,我实在不太领会它本身。有一次一个在成都念大学的外省同伙跟我提及九眼桥,我反映了半天,对方冷笑我一个四川人怕是没去过成都。
另一个转变是我吃辣的能力直线下降,在北京的重庆面馆吃豌杂面经常要的是“微辣”或者“中辣”,像是个“假四川人”。我有点忧郁长时间不回家失去了和田园的联络,没有根的感受,这好像注释了“北漂”、“沪漂”的词源。
四年不回家,我都快对春节"脱敏”了。春节对我来说的意义在于团圆,但在其他假期回去也能到达目的,还能“错峰”,以是我对春节不回家逐步接受了。我的心愿是以后能每个季节回家一次,纵然只待一个短短的周末。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泛起名字均为假名)